一、长城调查必须规范化标准化
自今年起,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主持下,要进行全国性的长城调查。它同一般的文物普查有所不同,是一项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专题调查,调查的结果必须规范化标准化。这是因为长城调查中所得到的各种数据,必须按类别填入调查表格之中,最后将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形成地区性和全国性的长城调查报告。这是长城调查的最主要成果,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制定出长城总体保护规划方案。这就要求长城调查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
长城调查的主要对象是长城本体,也可以说这是长城调查的重点所在,对于这一点认识必须明确。长城本体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物,如同其他古代建筑物一样,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各有其专用的、特定的名称和术语。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长城各组成部分的名称术语却很不一致,或因时代而异,或因地区而异,或因人员的差别而异。长城调查既然要填表格,要汇总各种数据,对所涉及到的名称术语必须有统一的要求,必须坚持科学性。这是关系到长城调查质量高低的重要问题,如果连名称术语都做不到统一,那么混乱不堪的数据,何以能科学地汇总?又何以能以此为依据来制定长城保护规划方案?长城有关名称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不能看作是简单的技术性问题,它是长城调查的关键所在,我们只有从这个高度来认识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性,才能保证长城调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
强调长城调查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有原因的。远的不说,即以建国以后公布的长城调查结果来看,所使用的名称术语相当混乱。或是对同一对象采用不同的称谓,或是不同的对象采用相同的称谓;还有的调查采用当地民间的称谓,地区不同称谓自然也就不同;有的调查者甚至自己随意编造名称术语,使人看不懂,不知所云。
上述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建国以来长城的调查是分散进行的,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自然无法加以规范,是各随其便,自以为是。另一方面,调查长城的人员非常复杂,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人员,包括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地理学家、环境学家,更多的是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缺乏专业知识的长城爱好者。由于知识结构不同,对长城的观察认识不同,对长城的记述所采用的名称术语,也就因人而异,无法统一了。
此次长城调查既然是由国家文物局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的,必须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务必使长城调查规范化标准化。本文拟对历史上和近年所见到的有关长城名称术语,进行一次初步清理,考证其由来、内涵及演变,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议,供长城调查时参考。
二、长城常见名称术语的规范化建议
1 瓮城、月城
瓮城、月城都是指城门外小城而言,二者是一回事,有些人使用非常混乱,时而瓮城、时而月城,甚至将瓮城、月城视为二物同时出现。因此,必须加以规范和统一。
瓮城又写作城,得名于陶瓮。陶瓮口径小、腹部大,瓮中之物出入比较困难,故有瓮中捉鳖的成语。城门是城防最薄弱的环节,守城以城门为重点,攻城也是以城门为重点。为了保护城门,在城门外修筑一个小城,将城门包围起来,这小城称作瓮城。瓮城城墙上设防,驻有士兵。敌人一旦进入瓮城之内,即难以逃脱,大城墙上的士兵和瓮城墙上的士兵,从四面环而击之,置敌人于死地,故称之为瓮城。
瓮城最初出现的时代,缺乏明确记载。从某些记载分析,至迟在隋唐五代时期,瓮城即用于实战。《新五代史》记载说,朱珍为梁太祖部将攻郓州,守城的朱裕假降,朱珍“夜率其兵叩郓城门,朱裕登陴,开门内珍军,珍军已入瓮城而垂门发(按:垂门发即关上瓮城城门),郓人从城上磔石(按:磔石即碎石)以投之,珍军皆死瓮城中,珍仅以身免。”这种如同关起门来打狗的战术,使朱珍之军全部被歼。瓮城的军事功用,由此战例可以看得很清楚。
瓮城在辽宋金时期广为出现,宋朝人的著作对瓮城记载很多。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记载:“门外筑瓮城,城外凿壕,去大城约三十步,上施钓桥”;又称:“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按:城指大城),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瓮城上各设战棚、其制与敌楼同,间数视其广狭。”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瓮城城墙上设防(战棚),城门设吊桥,可以随时关闭,将敌人围困在瓮城中加以歼灭。与《新五代史》记载朱珍在郓州瓮城中被歼,可以相互印证。
月城也见于记载。《新唐书》记载,隋朝将领王世充,“乘胜进攻(李)密月城。”《资治通鉴》记载,显德四年(957年)“太祖皇帝先攻其南(按:指泗州城南门),因焚城门,破水寨及月城。”注云:“月城者,临水筑城,两头抱水,形如却月。”所谓临水筑城,是指瓮城之外为护城壕水面;却月是指即将消失的残月,呈半圆形(即弧形)。瓮城最初多作半圆形,有如残月或新月,故而被称作月城。
我曾考察过许多古代的瓮城,发现辽上京、辽中京、金上京、金蒲与路故城、元代黑山头古城的瓮城均作圆弧形,只有元代的亦集乃城(又称黑城或黑水城,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瓮城呈方形。明代长城上的瓮城,如北京居庸关八达岭瓮城、甘肃嘉峪关瓮城,均作方形或长方形。
瓮城大约是在隋朝末年出现的,受地形影响,瓮城的形状或圆或方(宋人曾公亮语),并无定制。初期可能半圆形瓮城居多,到了明代则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虽然瓮城、月城之名均见于记载,然而今日长城调查只能采用其一,建议采用瓮城。其道理有二:一是月城系指半圆形瓮城而言,无法包含方形、长方形的瓮城,况且明长城瓮城多为方形、长方形;二是今日的考古报告、论著多采用瓮城一语,很少使用月城。在长城调查表中,可以注明月城即瓮城,以释疑。
2 城垛、马面、墙台、敌台
城垛、马面、墙台、敌台,都是指城墙上面突出于墙体以外的平台而言。它是为了消灭城防的军事死角而修建的。当敌人冲到城墙根底下的时候,从城墙正面射击就出现了困难。如果从两旁射击,就克服了这种困难。它的出现,是军事上城防的一巨大进步。
这种突出于墙外的平台,最初并没有固定的称谓。考古学上所见以汉魏洛阳城为最早,在汉魏洛阳城的大城和大城西北角的金墉城垣外侧,每隔一段便筑有一个突出墙外的平台,相邻平台之间的距离约110~120米。平台作长方形,据实测,大者为19.5×12.5米,小者为18.2×8.3米,从现场判断,应为魏晋所筑,北魏修葺时曾加砌小砖。考察报告称作城垛。在汉语中,建筑物突出部分称作垛,城垛之名即来源于此。
城垛是今人所起的名称,实际上在史籍中被称作马面。宋朝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说:“(赫连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为马面密则城不需太厚,人力难兼也。”宋朝人陈规在《守城录》中记载:“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角,其上皆有楼子,所闸木植甚多。”沈括所记的赫连城,即赫连勃勃所修的统万城,在今陕西靖边县红墩乡,俗称白城子。据实地考察所见,赫连城确如沈括所言,陈规所称马面“跳出城外”,即突出城外;所称马面上“皆有楼子”,即木建的城楼。在汉语中,楼是指多层建筑而言,陈规所称楼子,应为木构建筑物。据此可知,宋代马面上面通常是建有城楼,可以瞭望敌情,遮蔽风雨。
到了明代,将马面上的木楼改作砖砌,既比木构结实,又可以防止敌人火攻。明代蓟镇长城上,戚继光修筑了许多砖楼,称作空心敌台。其《敌台解》称:“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冲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据戚继光的记述,敌台是“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内出五尺有余”,其形制与宋朝人所记的马面是基本相同的,稍异者是有内出(即向墙内突出)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扩大空间范围。戚继光所建空心敌台,实即宋代城墙上的马面,不过有所改进而已。马面得名于城垛突出于墙外,有如马首在前,是指其形态而言。今人常将汽车发动机前面通风冷却的气孔称作鬼脸,与马面之得名很相似。
民间还有将马面称作墙台者,是以马面附建于城墙而取名,这种说法于史无据。马面之名早,敌台之名晚,且马面在史籍记载较多,考古学界多使用马面之名称。建议在长城调查中,将突出墙体以外的平台一律称作马面。调查表可以注明,在明代马面又称敌台。墙台之说来自民间俗语,不可以使用。调查表可以注明,民间又将马面称作墙台。
3 烽燧、烽堠、烽台、墩台
烽燧,古代又作烽堠,是传递军事信息的通讯设施,早在长城出现以前就存在了。《史记》记载,周幽王妃子褒姒不爱笑,为了逗她发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向诸侯征兵。诸侯认为有敌情,纷纷来援,结果发现是一场恶作剧。其后犬戎果然来侵,周幽王又施放烽燧,诸侯以为又是一场骗局,拒绝发兵援助,结果周幽王被犬戎杀死于骊山之下。后来,历史小说称此事为“烽火戏诸侯”,与狼和小羊的故事异曲同工。居延出土的汉简中,有关烽燧的记载特别多,反映出汉代居延地区匈奴的入侵十分频繁。
烽燧是土筑的高台,在高台上施放各种军情信号,可以传得很远。旧说白天放烟,夜间明火、烟称烽,火称燧。实际上除烟、火以外,有时还用有色的布帛作为信号,有如今日航海用的旗语。
需要指出,明代蓟镇长城的烽燧与前代有所不同。戚继光《烽堠解》称:“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凡无空心台之处,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按此记载,蓟镇长城的烽燧有两种,第一种是长城以外的“原墩”,即以前修筑的烽燧;第二种是利用空心敌台传递信号,所使用的信号是以梆鼓声音为主,大概是很少利用烟火报警。在对明蓟镇长城进行调查时,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烽燧,民间又称之为烽火台,简称烽台。这种称谓相当普遍,学者亦采纳,常常写入论著之中。有些地区又称烽台为墩台、烟墩,简称为墩。墩指土墩而言,这种称谓来自民间,很不准确,很容易与马面相混淆,因为马面也属于大土墩。长城调查不能将烽燧称作墩台。由于烽台之称已见于考古报告和论著,且又通俗易懂,建议长城调查采用烽台称谓,填入调查表中。另外应注明,烽台古称烽燧、烽堠,民间又有墩台、烟墩之称,以释疑。
4 羊马墙、挡马墙、战墙、小长城、副墙
古代在大城墙的外面,有时还修筑短小的矮墙,以加强防御能力。今人的称谓相当混乱,有挡马墙、战墙、小长城、副墙等等不同的说法,很不统一。这种大墙以外的副墙,古代称作羊马墙、羊马垣或羊马城,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了。《旧五代史》记载,唐僖宗年间,朱珍奉朱温(朱全忠)之命攻打蔡州,“进军蔡州,营其西南,既破羊马垣,遇雨班师。”羊马垣在蔡州城外西南,显然是主城墙之外的副墙。
唐朝人杜佑《通典》在《守拒法》中记载:“城外四面壕内,去城十步,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墙,谓之羊马城。”宋朝人关于羊马墙的记载尤为详细,赵万年在《襄阳守城录》中称:“襄阳府城,周围共九里三百四十一步。城外有羊马墙,墙外有水濠。复自羊马墙外,创设鹿角一重。”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载:“壕之内岸筑羊马城,去大城约十步,凡城上皆有女墙,每十步及马面,皆上设敌棚、敌团、敌楼、瓮城”;又载:“羊马城高可一丈以下、八尺以上,亦偏开一门,与瓮城门相背,若瓮城门在左,即羊马城门在右也。”陈规《守城录》称:“城外脚下去城二丈临壕垠上,宜筑高厚羊马墙,高及一丈,厚及六尺”;又称“羊马墙与大城系上下两城相乘济用,使敌人虽破羊马墙而无敢入者。故羊马墙比大城虽甚低薄,其捍御坚守之效,不在大城之下也。又羊马墙内所置之兵,正依城下寨,以当伏兵,不知敌人以何术可解。”
根据上述记载,羊马墙是修建在大城墙以外、护城壕以内,距大城墙很近,墙高只有八尺至一丈,比大城墙低矮许多。它是敌人攻城时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削弱敌人的锐气,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辞源》称:“(羊马墙)本为敌人逼近时,城外居民撤退暂为安泊羊马之所,故称。”这种解释是很不确切、很不全面的。羊马墙之最初得名,可能与此有关,不过也可能是以墙体低矮与羊马等高得名。根据唐、宋人的许多记载,羊马墙是阻挡敌人攻城的副墙,其军事作用非常明显。
元代,明代也有羊马墙。据实际考察所见。元代亦集乃城(黑城)外有羊马墙。在宁夏盐池县明长城附近、河北山海关角山明长城附近,也有羊马墙,俗称小长城。羊马墙历史悠久,很早即见于记载,其性质属于增强防御能力的副墙。挡马墙、战墙、小长城都是民间称谓。在长城调查时,建议采用传统称谓羊马墙,不能采用民间的俗称。可以在调查表后注明,羊马墙即副墙,民间又有挡马墙、战墙、小长城之称,以释疑。
5 睥睨、女墙、女头墙、雉堞、垛墙、宇墙
在城墙顶上,内外多建有矮墙(古称短墙),称作睥睨(或写作埤、俾倪、陴睨),又称作女墙(女儿墙)。《释名·释宫室》称:“城上垣,曰睥睨,言于孔中睥睨非常也。亦曰陴。陴,裨也,言裨助城之高也。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古代睥、陴、埤、卑等字可以通用,是指小而言。因此,城墙(大墙)以上的矮墙,被称作睥睨。睥睨的本义是斜视、轻视,与今日鄙视义同,故用睥睨来称呼大城墙上的矮小之墙。由于古代男尊女卑之故,城墙上边的睥睨又被称作女墙。陈规《守城录》又将女墙称作女头墙:“女头墙,旧制于城外边约地六尺一个,高者不过五尺,作山字样,两女头间留女口一个。”
睥睨早在春秋时期即已出现。《左传》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8年)记载:“(郑)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正义曰:“陴,城上小墙。俾倪者,看视之名,”春秋时的睥睨是否作“山”字样,留有女口,今不可知其详。有可能睥睨作山字形,留有女口,作观测和射箭之用。
在古代,睥睨又被称作雉堞。按古人的解释,城墙长三丈、广一丈为雉,则雉是古代计量城墙面积的单位名称,在修建城墙时大概是以雉来计算面积大小和施工进度。
偶见近年书刊有将城墙上面外侧女墙称作垛墙,将内侧女墙称作宇墙,显系新造之名称,于史无据。垛字的本义,是指建筑物向外突出的部分而言。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称:“谓之垛者何也?朵,木下垂,门堂伸出于门之前后,略取其意。后代有朵殿,今俗谓门两边伸出小墙曰朵头,其遗语也。”将城墙上向外突出的马面称作城垛,符合垛字之本义,甚确;女墙并不突出墙外,称之为垛墙似与垛字本字不符。将内侧女墙称作宇墙,更不知所据。宇字的本义是指层檐,引申为屋宇、空间,实与城垣无关。故宇墙之称,于史无征。
睥睨、雉堞属于古称,其文虽雅,而欠简白;女头墙虽见于宋人记载,却不为一般人所知。建议将长城顶部之矮墙称作女墙为宜。垛墙、宇墙不宜采用。
6 女口、垛口
女墙上方留有缺口,便于观测敌情和射击敌人。陈规《守城录》称之为女口,以像女阴。今人多称之为垛口。女口虽然有史可据,却文词不雅;垛口既直白,又为今人所惯用。建议长城调查中,取垛口,弃女口。
7 城楼、敌楼、战棚、楼子、角楼、敌团、堞楼
城门是内外出入的通道,又是守城、攻城之要害,因此,城门处的军防设施最为完备。除瓮城、羊马墙、护城壕可以上下活动的吊桥、吊门以外,在城门的上方往往修筑有高楼,便于瞭望远方的敌情,也可以射击近距离的敌人。除大城城门建楼以外,有时瓮城城门上方也建有楼。陈规《守城录》称:“城门旧制,门外筑瓮城,瓮城上皆敌楼,费用极多。”敌楼又称城楼,出现很早。《后汉书》记载:“及王朗起兵,光武自蓟至信都,使(邓)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从至广阿,光武舍城楼上,披舆地图。”据此可知,汉代广阿城上有楼,可以留人住宿,故光武帝刘秀“舍城楼上”。城楼又称作楼子、战棚。城墙拐角处,也是敌人攻城之处,故在拐角处也建楼,古称敌团,又称作团敌,今人多称之为角楼。有人将城楼称作堞楼,似不确切。
长城墙体上是否有城楼建筑物,是长城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类城楼建筑物,最初为木构,故有战棚之称。到了明代几乎都改为青砖构筑。在汉语中,称多层高大建筑物为楼。长城上这类建筑物异名很多,建议一律称之为城楼,以其构筑在城墙上面之故也。
8 土墙、夯土墙、堆土墙、红柳土墙
土是建筑材料的一种,从很早的古代起,人们即以泥土建造宫殿的台基和墙体。疏松的泥土只有经过开打以后才能变得坚固结实,这种制作工艺被称为夯土版筑,因为在夯打泥土时必须采用木夹板,以防止泥土坍塌。经过夯打的墙体被称作夯土墙。古代长城的墙体以夯土墙居多,因为泥土是最便宜的建筑材料。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土长城的墙体不都是夯土墙,有一部分墙体是人工堆积起来以后,由于其本身的沉积作用,再加上风吹雨淋的重力作用,泥土的墙体也可以变得坚实起来。在宁夏盐池县北部曾发现隋代长城土墙,墙体中不见夯打的痕迹,即属于堆土成墙,被当地考古学家称作堆筑。
实际上古代堆筑的长城墙体,可能不限于此。战国燕北土长城,在内蒙古赤峰市境内不断有所发现。几乎全部坍塌为低矮的一道黑土痕迹而已,被当地人称作“土龙”。同样是战国长城,齐长城的土墙保存比较完好。燕北长城在草原地区,齐长城在农业地区,农区的生产活动比草原地区频繁剧烈,长城所遭受的破坏,应甚于草原地区,而实际情形正相反。究其原因,战国齐长城土墙属于夯筑,而燕北长城土墙很可能是属于堆筑。在长城调查中,需要仔细分辨夯土墙与堆土墙,深入了解夯土墙和堆土墙的建筑方法。
在西北沙漠草原地区,由于地表土多沙砾,缺乏团聚性(黏性),修筑长城墙体相当困难。于是,人们将当地盛产的红柳、芨芨草(即古诗文中所称的白草)与泥沙混筑,往往是在一层泥沙之上,再铺上一层红柳或芨芨草,相互叠压、渐次堆高,形成高大的长城墙体,至今仍保存完好,十分壮观,被当地人称作红柳长城。
近年,有人将红柳墙体称作柳条边,是很不准确的。清代在东北地区曾修建柳条边作为禁止通行的界限和标志物,其性质、结构与红柳长城完全不同。杨宾《柳边纪略》称:“插柳条为边,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之竹篱。而掘壕于其外,人呼为柳条边。”长城墙体中的红柳、芨芨草,是用刀割下来平铺在墙体中,属于死体;而清代柳条边是植柳为边,属于可以生长的活体,在形态上二者有根本的不同,不能加以混淆,将红柳长城称作柳条边,恐怕是对红柳长城和柳条边的实态缺乏了解,出于望文生义的结果。
在长城调查中,土墙(土长城)是一大项,建议在其下又可以细分为夯土墙、堆土墙、红柳土墙三个小项。为了记录简便,凡是墙体中包含有植物者,可以一律称作红柳土墙。在填写长城调查表和汇总表时,必须分开记录,详细加以说明。柳条边属于不科学的称谓,不能使用。
9 石墙、干垒石墙、填土石墙、土石墙
古代修筑长城时,所用建筑材料常常是因地制宜,在平原地区多修筑土墙,在多石的山区多修筑石墙。这种用石料砌筑的长城墙体,被称作石长城,或简称石城。
据实地考察所见,石墙的构筑有两种。一种是用比较大的石料砌筑,墙体中不夹泥土,民间称作干垒石墙;另一种墙体石块较小,在砌筑过程中必须用泥土充填,才能保证墙体的稳固,民间称作填土石墙。从长城遗址保存的情况来看,干垒石墙要比填土石墙结实得多。填土石墙中的泥土被风雨吹失以后,墙体往往坍塌为一堆碎石;干垒石墙不会出现墙内泥土流失现象,故而保存比较完好。山东战国齐长城,干垒石墙保存相当完好,内蒙古包头市境内的秦始皇长城,部分属于石块干垒而成的墙体,也保存比较完好。干垒石墙与填土石墙的差异,往往与长城经过地区石料的特点有关,石板多的地方适于干垒,石板少、石料不规整的地方,不充填泥土即难以筑成墙体。
土石墙是由泥土和石头混合筑成,与填土石墙有所不同。填土石墙是以石头为主要墙体材料,泥土属于次要材料,其功用与今日建筑中的泥浆灰口相同。土石墙是泥土与石头参半,彼此不分主次。土石墙多见于山区,以战国齐长城最有代表性。
石墙属于一大项建设,其下可以细分为干垒石墙、填土石墙、土石墙三小项,在填写长城调查表和汇总表时,应当分别填写。如果墙体保存完好,难以判断墙体内是否填土,也可以填写为石墙,应注明墙内结构不详字样。
10 砖墙、包砖墙
我国焙烧砖瓦出现很早,在秦汉时期砖瓦已大量应用到建筑上来,故有秦砖汉瓦之说。不过烧砖用于墙体,却是在东汉以后。从考古发现来看,秦代的咸阳宫、汉代的长安城,墙体均未见用砖。汉魏洛阳城的马面开始出现小砖加固,是北魏时所留。大概这是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考古发现。
到了隋唐以后,城墙用砖逐渐增多。隋唐时期洛阳城的宫城、城墙“内外皆包砖”。据考古发掘所见,金代蒲与路故城南门内外皆包砖。元大都(今北京)和义门(今西直门)内外墙包砖。明、清的北京城,整个城墙内外都包砖,明代的西安城墙内外均包砖,至今仍可以看到其原貌。明代的南京城(今江苏南京)也是内外包砖。
明长城的墙体有土墙、石墙、砖墙不同的形式。所谓砖墙,实际上都是包砖墙,从里到外通体砌砖的长城墙体,至今没有发现。包砖墙的内部,有夯土、泥土夹碎石等等,也是因地制宜,不尽相同。这一点对于确定砖墙性质来说,并不是很重要的。对于完好的包砖墙来说,不经过考古发掘,很难发现其内部情形。在重要地段,包砖墙的底部采用大石条为基础,应当加以仔细记录,不容遗漏。
砖墙都属于包砖墙,故而在长城调查中,建议只填写砖墙即可,不必注明包砖墙字样。
11 山险、山险墙
山险又称险山,见明人所修《全辽志》。在山势险峻的山区,古代常常以山险御敌,以战国齐长城和明长城多见。有人将山险称作山险墙,很不准确。山险属于自然物,墙属于人工建筑,二者的性质有根本不同。《全辽志》称“山险无墙”,说得非常明确。因此,在长城调查表中,不能把山险称作山险墙。
三、名称术语的规范化原则
上面对42个与长城有关的名称术语,提出了规范化建议。这些并非是与长城有关名称术语的全部。只是其中比较混乱,使用时容易出错的部分,长城调查中名称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凡是名异实同者,如瓮城与月城、烽燧与烽台、睥睨与女墙等等,在规范化标准化时,只取其中一个有历史记载可据,为今日学术界所认可所通用者。其余异名可在登记表中加以注明,供调查者参考。有些异名为当地人士所熟悉,在调查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调查了解情况时,自然应当使用当地群众所熟悉的名称术语,但是,在填表和汇总时,必须采用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化名称术语。
第二,民间所用的俗称,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往往一个地方一个说法,有如语言学上的方言土语,故而在长城调查中一般是不能采用的。只有那些历史悠久,已被学术界所承认,在学术论著中广为人知者,才可以采用。例如羊马墙说法显然是来自民间,不过羊马墙在史籍中记载很多,已经升华为学术术语,自然应当予以保留。干垒石墙、填土石墙,虽然史书无载,然而这种说法既形象又准确,找不出更为合适的名称术语可以替代它,故可以使用。
第三,近年有些人新造的名称术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不科学,是不能够采纳的,例如墙台、垛墙、宇墙等等说法缺乏历史根据,使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像这种随意编造的名称术语,在长城调查中是绝对不能采用的。
名称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不属于权宜之计,不只是为了满足当前长城调查之需要,而是涉及到学科发展(有人提出了“长城学”的说法)的重大问题。任何一门科学,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需要有规范化标准化的术语,大家才能有共同的语言。长城研究方兴未艾,随着长城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今后的长城研究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长城调查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今后长城研究、长城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慎重对待,切不可马虎大意。
上述只是一己之见,仍需学术界共同研究探讨,权作引玉之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