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遗动态 >> 正文
我国将着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
作者: 施雨岑    来源: 中国政府网 2016年12月10日 发布时间: 2017-  发布时间: 2017-01-10 阅读次数:

新华社北京1210日电(记者施雨岑)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

规划提出,聚焦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4个重点方向,我国将致力于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国产专有装备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10日召开的2016年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相比,我们已经由过去的长期跟跑,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部分领域已由原来的技术受援国变为技术输出国

但是,我国文物科技工作依然面临挑战。当前,我国文物量大、面广、种类多样、保存状况堪忧,文物利用率亟待提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城镇化进程的提速,进一步加大了文物保护利用的紧迫性,考古工作者与推土机赛跑、修复人员与文物劣化赛跑已成为常态,解决这些问题,需综合施策,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工作效率。

刘玉珠表示,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优化开放合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统筹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文物科技的投入支持力度,完善投入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欢迎访问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网站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
联系电话:(0833)2276387  邮箱:sjyc@lsnu.edu.cn  网址:www.lswhr.com     蜀ICP备05022232号-3
本站的部分资料收集自网上,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
建议使用火狐浏览器或者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