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主办,中共荔波县委、荔波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年“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大会(第一届)”日前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举行。主管世界自然遗产的有关国家部委领导、各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相关主管机构领导及遗产地负责人、住房城乡建设部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代表和专家学者等参加了本届年会。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集中了自然景观的精华,充分展示了我国的壮美河山,是国家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和旅游业赖以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疆域辽阔、地质地貌类型繁多、生物与景观多样性丰富,加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使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经过30多年努力,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大批珍贵的遗产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截至2016年,中国共有世界遗产50项,包括自然遗产11项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二,自然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同时,类似于中国南方喀斯特这类大型系列遗产不断涌现,充分展示出我国对遗产申报工作的重视和遗产工作者的工作水准,也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因此,世界遗产各级主管部门和遗产地管理机构始终坚持各种有益尝试,促进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大会以“世界遗产与精准扶贫”为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洪天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院长贾建中、同济大学教授韩锋、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中国项目负责人张颖溢、北京大学副教授宋峰等国内知名学者作了大会主题演讲。中共荔波县委副书记雷学良以及武隆、泰山、黄山遗产地代表都做了精彩的经验交流发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邢海峰对会议作了总结。
会议期间,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图片展同期举办,影像的记录展示还原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荔波县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