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遗动态 >> 正文
颐和园建立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
作者: 魏梦佳    来源: 新华网 2016年03月18日 发布时间: 2016-4-  发布时间: 2016-04-05 阅读次数:

新华社北京318日专电(记者魏梦佳)为更好地保护及传承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园林和世界级文化瑰宝颐和园,近年来,颐和园管理处初步建立起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按照世界遗产保护传承的理念,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园内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状况进行监测。

  据了解,早在2013年,颐和园就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编制完成了《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2013年-2020年)》,明确了遗产监测工作目标,并建立了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指标体系。至目前,颐和园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已初步建立,用于拍摄、扫描文化遗产的影像、测绘图等数据资料达50GB。

颐和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颐和园利用此监测平台针对园内山体、古建筑、古遗址等部分遗产要素开展了一系列监测工作。例如,定期监测万寿山水土流失状况,分析收集数据,及时对其进行防护与治理。以德和园大戏楼为试点,开展古建变形自动监测及人工定期监测,以及震动和微环境对大戏楼的影响监测等项目。如今,利用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工作人员可实时获取大戏楼的地基基础沉降、柱脚下沉等病害发展信息,以及振动加速度、风环境、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变化信息。

  同时,颐和园还开展了古建筑彩画信息及微环境监测方法研究。目前,工作人员已选取典型室外区域长廊,周期性地对其中16幅彩画本体的色度、明度、彩度等量化指标进行了4次为期两年的人工监测,同时对彩画周边的微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寻找造成彩画褪色剥落的主要因素。此外,还对清可轩遗址、多宝琉璃塔、耶律铸夫妇合葬墓等多种形式的遗产要素开展了监测,并将监测数据汇集于遗产监测预警平台。

 
欢迎访问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网站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
联系电话:(0833)2276387  邮箱:sjyc@lsnu.edu.cn  网址:www.lswhr.com     蜀ICP备05022232号-3
本站的部分资料收集自网上,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
建议使用火狐浏览器或者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