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遗动态 >> 正文
建筑专家:别让历史成为古城的道具
作者: 蒋肖斌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4月10日 发布时间: 20  发布时间: 2015-04-30 阅读次数:

近日,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正定历史文化价值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指出,保护历史建筑要综合考虑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现代建筑逼近古代建筑的问题,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把它用起来,或者在功能上靠近,都是可行的方法

  1994年,正定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正定拥有从唐代开始的木构建筑——开元寺钟楼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目前,由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担纲正定古城的保护规划。

  在研讨会上,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之女梁再冰回忆道:“1933年,32岁的父亲去正定考察,在那儿看到了唐代的建筑,看到了半部中国建筑史。梁再冰认为,古城保护应该和博物馆结合在一起,把文物放在博物馆中展出,更好地为国内和国际的文化交流服务

  国务院参事室文史业务司三处处长吴著友坦言,正定古城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现代建筑与古建筑近在咫尺,破坏了古城的完整性。吴著友说:梁思成在正定找到了唐代建筑。文物不仅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能辐射周边、乃至世界,使文化能够流传、积淀。文物保护责任重于泰山,应该用世界的眼光,让文化和历史发挥社会效益;用一百年的眼光,进行长远的规划。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指出,正定具有作为世界遗产的潜力和可能性,一方面它是文物保护单位,一方面也是文化传承基地。正定古城要避免小而全的发展模式,要站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角度,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色,把建筑变成文化的载体和空间。吕舟说。

  吕舟提醒,古城保护一方面要保护古代建筑,另一方面也要改善传统民居以适应现代生活。不仅是著名建筑,历史街区和历史街巷作为遗产重要的环境要素,很值得我们关注。不要让历史变成古城的道具和布景,而是要让人们处处感受到历史。吕舟说。

  来自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建筑不是孤立的,它与城市整体环境相关,是城市各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正定古城中遍布的宗教建筑,就是当时佛教盛行的产物。但在当下,一些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奇奇怪怪的建筑在城市中并不罕见。

  吕舟说:之所以觉得奇怪,是因为其功能性和经济性都没有处理好,片面追求形式感。我们不应该建造科幻大片里的那种建筑,建筑应该从延续的文化中生长起来。

  吕舟强调,要解决奇奇怪怪的建筑的问题,首先要分清建筑和建筑师之间的关系。建筑师只做设计,我们要尊重建筑师的艺术创作空间,但更关键的是业主的选择。业主品位提高了,社会整体的文化品位提高了,奇奇怪怪建筑的问题就能得以解决。

 
欢迎访问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网站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
联系电话:(0833)2276387  邮箱:sjyc@lsnu.edu.cn  网址:www.lswhr.com     蜀ICP备05022232号-3
本站的部分资料收集自网上,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
建议使用火狐浏览器或者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