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遗动态 >> 正文
2022年3月世界遗产要闻
作者: 不详  来源: 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4/06  发布时间: 2022-04-14 阅读次数:

埃及“死者之城”萨卡拉发现5座4千年古墓

undefined

3月19日,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部长表示,当地一支考古队日前在开罗以南的“死者之城”萨卡拉新发现了五座4千多年前的墓葬,时间可追溯至埃及古王国(前2686年—前2181年)到第一中间时期(前2181年—前2055年)。在过去几年中,萨卡拉地区已有多次重大考古发现。

这五处保存完好的墓葬,分别葬有地位、职业不同的五名古埃及人。第一座墓葬主人名为Eri,身份是一名高级官员,墓室墙壁上刻有数个葬礼场景,此外,还发现一个由石灰岩制成的巨大石棺,目前正在进行修复。附近的一个墓葬,推测应该属于Eri的妻子Yaret。第三座墓主人是Pepi Nefhany,他在皇室担任过多种职务,例如管家及祭司。第四座墓位于地表以下约6米处,墓主是一名叫做Petty的女祭司,主要负责为法老梳妆。第五座则是一位名叫Henu的墓,推测应该是王储。

这些墓室状况非常好,壁画颜色清晰,出土的木制雕像和器物都完好无损,由于被沙子掩埋杜绝了空气,因此壁画及陪葬品保存完整。本次发现也揭示了古王国至第一中间时期更多信息,埃及考古研究员Bassam al-Shammaa表示:古埃及森林资源并不丰富,因此很少使用木材,这次墓室里竟发现精致木雕,显示出墓主的财务状况和艺术家高超技艺。

《埃及「死者之城」古墓出土罕见陪葬品墓主大有来头》

https://www.chinatimes.com/hottopic/20220330002576-260812?chdtv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从未要求马赛人背井离乡

undefined

3月21日,世界遗产中心发文回应:世界遗产委员会及教科文组织(UNESCO)秘书处,从未在任何时间要求“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世界遗产地的游牧民族马赛人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

一直以来,坦桑尼亚的马赛人与斑马、大象和牛羚共享着恩戈罗戈罗保护区。但如今他们面临着被政府驱逐的风险,因为爆炸性的人口增长对野生动物构成了威胁。生活在世界遗产范围内的人口数量,从1959年的8千人猛增到去年的10多万人。牲畜数量增速更快,从2017年的26万头左右增长到目前的100多万头。

坦桑尼亚历史上允许马赛人等原住民社区在一些国家公园内生活,但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长期干旱和农作物产量低,牧民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使得他们在获得食物和水源的问题上与野生动物频频发生冲突。

为防止人口失控,政府提出一项自愿搬迁计划,为该地区牧民划拨162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提供学校、医院和电力供应等配套设施。

马赛人在这一问题上分歧很大,许多人不愿离开家园。一些部落权益活动家和反对党指责政府利用自然保护作为经济剥削的幌子,并列举了先前外国富人在恩戈罗戈罗地区获得狩猎权的案例。与此同时,一些人则急于离开,有居民表示:就我个人而言,只要政府的提议能保证我和我的牛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就会尊重。他不愿透露自己的全名,以免惹恼部落长老。其他许多人则持观望态度,担心着他们不确定的未来会是怎样。

《Ngorongoro: UNESCO has never at any time asked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Maasai people》

http://whc.unesco.org/en/news/2419

https://www.france24.com/en/live-news/20220318-tanzania-maasai-torn-over-possible-eviction-from-ngorongoro-reserve

美国2023年申遗项目确定:霍普韦尔土方工程

undefined

3月24日,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正式宣布“霍普韦尔文化的仪式用土方工程”(Hopewell Ceremonial Earthworks)为该国2023年申遗项目。其位于俄亥俄州,包含8个考古遗址群:

霍普韦尔文化国家历史公园,含Mound City Group, Hopewell Mound Group, Seip Earthworks, High Bank Earthworks及Hopeton Earthworks

纽瓦克土方工程州立纪念地(Newark),含Octagon Earthworks及Great Circle Earthworks

古堡文化州立纪念地(Fort Ancient)

霍普韦尔文化是北美洲中东部著名的印第安文化,约公元前200—公元400年为其全盛时期,主要集中于今俄亥俄州南部。

申报的土方工程是在疏林时代中期(1500-2200年前)由印第安人建造的。这些土方工程规模巨大,使用的是标准计量单位,形成了精确的正方形、圆形和八角形,以及一个被塑造成巨大广场的山顶。这些几何形状一致分布在长距离范围内,并与太阳周年视运动及更复杂的月相相关联。土方工程并非防御工事而是作为仪式用途。

美国虽然暂时退出了教科文组织,但仍是《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因此并不影响其申报世界遗产。

《National Park Service announces nomination of ancient Ohioearthworks to become America’s next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https://www.nps.gov/orgs/1207/hopewell-ceremonial-earthworks-unesco-nomination.htm

游客在梵净山金顶刻4字被罚12万

undefined

3月25日,贵州省江口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梵净山“金顶刻字案”,当庭判决被告人陈国平支付各项修复及赔偿费用共计123952.08元。

2021年7月11日,陈国平在梵净山景区游览,攀登金顶(红云金顶)排队通行过程中,使用登山手杖在金顶摩崖石壁上刻上“丽水陈国”。该摩崖石壁不仅属于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文景观,也是贵州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告人陈某的刻画行为对梵净山金顶摩崖石壁造成了损害,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

法院审理认为,梵净山金顶摩崖石壁是具有美学价值的人文景观,属于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旦破坏难以修复。被告人陈某的行为不仅危害了梵净山自然遗产安全,也破坏了梵净山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法院最终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在判决生效后30日内支付文物修复费60952.08元、修复方案设计费38000元、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金25000元,并在国家级媒体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庭审期间,被告承认了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并当场多次表达歉意。但他认为,自己的刻划并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害后果,而且在其他游客制止后,及时停止了刻划,也没有把名字全部写在石壁上。对于相关费用和赔偿金额,被告都表示了异议。

《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梵净山“金顶刻字案”一审宣判》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2/03-25/9711661.shtml

英国征集新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undefined

英国政府网站3月26日发文称:英国数字化、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已开始在英国本土、英国海外领土及王室属地范围内征集新的世界遗产申报及预备项目。

DCMS负责英国的世界遗产事务,包括定期维护和更新(十年一次)预备名单、确定新的申遗项目、保护和管理已经列入的世界遗产。DCMS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向世界遗产中心上报英国新一批世界遗产预备项目。英国上次更新预备名单是在2012年年初。

DCMS目前也正在为2024年英国的申遗项目做准备。两个项目为:

自然遗产苏格兰泥炭湿地(Scottish Flow Country)

文化遗产(跨境)北爱尔兰的Gracehill教堂。这一历史可追溯至1759年的摩拉维亚教堂聚落,将作为美国和德国牵头的跨境项目的一部分联合申报,是世界遗产丹麦“克里斯丁菲尔德,摩拉维亚教堂聚落”的扩展。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search-launched-for-the-next-unesco-world-heritage-sites

2021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三星堆、江村大墓入选

undefined

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出土文物

3月31日, 国家文物局公布“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从32个参评考古项目,经过初评、终评等环节选出的。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按时代早晚排列):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旧石器时代)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

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新石器时代)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新石器时代)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商)。“古蜀文明遗址”为预备遗产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东周)

陕西西安江村大墓(西汉)。为汉文帝墓葬,即霸陵。“西汉帝陵”为预备遗产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唐)

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唐)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明)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http://www.ncha.gov.cn/art/2022/3/31/art_722_173588.html

教科文向俄罗斯提供乌克兰世界遗产位置数据以免遭轰炸

undefined

教科文组织发言人4月1日表示,自俄罗斯入侵开始以来,乌克兰境内至少有53个历史和宗教遗迹遭到破坏。幸运的是,乌克兰的7项世界遗产尚未受战火波及。

发言人称,UNESCO与其兄弟机构 UNITAR(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建立了一个系统,通过卫星图像监测乌克兰主要遗址和古迹保护状况。“迄今为止,我们已经能够核实至少53个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其中包括29个宗教场所、16座历史建筑、4座博物馆和4座纪念碑。

乌克兰东北部城市哈尔科夫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共有18处地标受损,包括哈尔科夫国家学术歌剧和芭蕾舞剧院、哈尔科夫艺术博物馆和Drobytskyi Yar大屠杀纪念馆。53个受损遗迹之中还包括南部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的剧院,该剧院3月在俄军轰炸中摧毁。在北部城市切尔尼戈夫,拥有金色圆顶的圣凯瑟琳教堂(St. Catherine’s Church)也受战火破坏。至于首都基辅主要地标基本上完好,唯一较显著受到破坏的是升天教堂(Voznesens’ka Tserkva)。

乌克兰的7项世界遗产暂时没有受到破坏。教科文总干事阿祖莱此前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致函,促请俄罗斯履行保育文化遗产的义务,并向他提供乌克兰世界遗产的位置数据,以避免轰炸。

https://www.hk01.com/即時國際/754414/烏克蘭至少53處文化遺址遭戰火破壞

 
欢迎访问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网站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
联系电话:(0833)2276387  邮箱:sjyc@lsnu.edu.cn  网址:www.lswhr.com     蜀ICP备05022232号-3
本站的部分资料收集自网上,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
建议使用火狐浏览器或者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