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旅游创意 >> 正文
世界遗产哈尼梯田:鱼鸭游进稻田里梯田变身“致富田”
作者: 缪超    来源: 中国新闻网2017-03-07  发布时间: 2017-3-  发布时间: 2017-03-28 阅读次数:

3月的晨雾中,哈尼梯田若隐若现,偶尔从白雾中传出几声“嘎嘎”的鸭叫,引得游客四处张望。记者近日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元阳县,该县利用哈尼梯田这一世界级品牌资源优势,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实现梯田保护与开发“双推进”。

元阳县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地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七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9.2%。脱贫增收和保护梯田均属该县重点工作。

2012年起,元阳县哈尼梯田建立了稻鱼鸭生态立体农业,即在梯田里同时种植水稻(梯田红米)、养鱼、养鸭。水稻的叶子、碎稻谷、田间的小虫是鱼和鸭子的“大餐”,鱼和鸭子的粪便是水稻生长的肥料。三者互惠互利,最终形成生态共赢——整个种养殖过程绿色、无污染。

“‘稻鱼鸭’综合种养至少有两方面作用,第一它可以有效保护梯田。梯田保护首先得有水,种红米就可以保障有效地给梯田供水。其次可以促农增收,原来单一种水稻每亩年收入仅2000多元,‘稻鱼鸭’综合种养可达到每亩年产值一万多元。”元阳县委副书记龙刚说。

龙刚算了一笔账,根据专家测产,“稻鱼鸭”示范区亩产梯田红米406.8公斤,7元每公斤,产值2847.6元;亩产鱼42公斤,60元每公斤,产值2520元;鸭25只,按一只鸭每年产蛋125枚,共产蛋3125枚,2元一枚,产值6250元。综合产值11617.6元每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亩产万金”使得梯田农民提高了种粮积极性。“村里十多户在搞‘稻鱼鸭’,收入比单一种植水稻高得多。”元阳县箐口村村支书李文才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更多的农户和贫困户都争相效仿。”

截至2016年,元阳县示范实施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8000亩,带动发展3万亩。

事实上,“农业人口外流”早已成为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活态世遗”哈尼梯田也遭遇农业人口外流危机,核心问题依旧是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

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元阳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张红梅介绍,“稻鱼鸭”整个种养殖过程绿色、无污染,加上哈尼梯田这块“金字招牌”,希望成为哈尼梯田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制胜法宝,将梯田变为“致富田”,将人留在梯田里。

 
欢迎访问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网站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
联系电话:(0833)2276387  邮箱:sjyc@lsnu.edu.cn  网址:www.lswhr.com     蜀ICP备05022232号-3
本站的部分资料收集自网上,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
建议使用火狐浏览器或者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