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门票收入不应成为世界遗产景点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作者: 记者王蔚 李志勇    来源: 江门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04-12-21 阅读次数:

故宫一年的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75.5%,政府财政补贴占3%,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负责人在11月30日举行的北京6大世界文化遗产参观点申请价格调整听证会上列举的。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说,故宫不能与九寨沟简单地相类比,因为九寨沟是属于世界自然遗产,而北京这6个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就世界遗产参观点来说,我个人认为应该收取门票,但门票收入不应成为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主要的应由国家投入。目前我们国家投入非常有限,全国177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区一年国家的投入只有1000万元,相当于每个风景区仅有5万多元,这么一点经费连修个厕所都不够。在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保护、研究等方面的费用一年需投入43亿美元,其中20亿是政府投入,还有23亿是社会有关团体捐献。韩国20个国立公园一年的投入相当于6亿人民币,其中一半由国家投入,其余由社会团体捐献。

“其次,我不赞成无休止地对门票涨价。”谢凝高说,门票收入只要能够维持运行管理就够了,当然管理不是简单的发工资,这其中包括科研等方面的经费。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些风景区不断涨价?门票收入的资金到哪里去了?有的地方政府拿去了,有的地方旅游公司拿去了大部分。某省旅游集团公司竟拿走该地区一个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的80%,剩下20%的费用怎么够支付这些景点的保护与利用?还有的借口“以景养景”,在自然风景区里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宾馆和商业设施,严重破坏景区环境,这些做法都是十分错误的。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拥有,门票并不是全部资金来源,解决资金问题还是应该以国家投入为主。世界文化遗产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不能够简单地用门票价格来衡量,国外有很多著名景点、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周孝正教授说,市场经济的精髓就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如果真是采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就应该对这些公园的管理实行公司制,公开招标,平等竞争,看究竟哪家公司能够把这些景点管好。国家可以制定管理标准,进行衡量,真正提高效率。而目前是高度垄断的体制,就靠涨门票,谁知道他们把这些门票钱花在哪里了?这不是市场经济的做法,而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特权。其二,涨价的理由说是解决维修费,就应该请审计部门查查原来的门票干什么去了。查清向社会公布,如果确实缺少资金,应该由国家财政负担,这可以是全体纳税人解决,或者增加税收,让金融资产超过100美元的人再增加5%的附加税,用于保护文化遗产。美国的国会图书馆和一些博物馆,都是免费的,是由国家财政支付的,为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其三,说外地门票价格高,首都是首善之都,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怎么能跟外地攀比?其四,说游客多,可以采取的办法很多,比如限制人数实行预约、排队等,不能简单地靠门票涨价。

 
欢迎访问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网站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
联系电话:(0833)2276387  邮箱:sjyc@lsnu.edu.cn  网址:www.lswhr.com     蜀ICP备05022232号-3
本站的部分资料收集自网上,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
建议使用火狐浏览器或者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