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世界遗产地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作者: 陶 伟 戴光全 吴 霞    来源: 经济地理   发布时间: 2004-09-15 阅读次数:

陶 伟1;戴光全1;吴 霞2
(1.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国广东广州 510275;2.平顶山市城市规划局,中国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 要: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是研究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苏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颇具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苏州拥有先后两批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项目———拙政园等九处苏州古典园林,这使得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又呈现出了特有的规律。本文在分析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节点、通道和域面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两个途径:整体整合与核心整合,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整合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整合;苏州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关于空间的研究历史悠久,它几乎是人类最关心和经久不衰探索与研究的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休闲旅游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从时间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的角度对城市空间休闲旅游功能的研究,主要包括城市居民休闲游憩行为的时空结构研究[1,2,3]以及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4]。

二是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对城市休闲旅游空间的规划设计研究,如文化游憩广场专题研究[5]、城市视觉环境控制规划研究[6]、城市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7]、景观环境视觉质量评估[8]、城市夜景观及夜空间规划设计研究[9]、以环境整治为基础的城市空间旅游开发规划设计研究[10]等。

三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休闲旅游空间的开发规划研究,如利用景观生态理论对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区的开发规划设计[11]、对吉林长春西郊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研究[12]、对旅游度假区的景观生态设计研究[13]、对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操作模式研究等[14]。

四是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对城市休闲旅游空间进行的多方位研究,主要包括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研究[15]、城市旅游开发的阶段性空间转移研究[16]、城市旅游空间景观塑造研究[17]、重点调整城市旅游购物场所布局以获得城市旅游跳跃式发展的研究[18]、城市旅游业非物质开发对城市旅游闲暇活动空间和社区结构的影响研究[19]、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及其与城市中央商务区CBD的关系研究[20,21]、环城游憩带的研究[22]等。

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国外学者对城市旅游休闲空间的研究虽然开展得要早得多(如1968年就发表过游憩中心地的案例研究文献[23],1976年有学者对城市公共游憩的空间关系进行过研究[24]),但从流行的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著作来看[25-28],除了对城市旅游休闲设施的空间分布、城市游憩商业区RBD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外[29],国外学者还没有对城市旅游空间进行过象国内学者那样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从文献分析得知,城市旅游空间研究已经成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研究热点。

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某一种空间类型以及其客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但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则较弱[20,29,30]。本文从整体化这一城市空间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出发[31],以提高城市旅游的整体吸引力为目标,以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分析和整合为例,对如何建构合理的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并突破城市旅游发展的时空局限[32,33]作一探讨。


2 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分析

作为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其最基本的含义应是人类旅游活动作用于城市这个特定地域范围所形成的组织形式。它反映的正是城市旅游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包括诸要素在空间中的相互位置、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等,主要回答诸要素如何在空间中生成、运动和发展,如何结合成有机的城市旅游生产力的空间整体。这样,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不仅是城市旅游活动的“容器”,而且体现了城市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是城市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指示器。[34]从这个意义上说,合理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即成为了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那么,要判别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则必须首先认识和分析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诸要素。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诸要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城市范围内,旅游活动内聚力极化而成的中心或称之为节点;

②由城市交通、通讯等线状基础设施组成的路径或通道;

③受节点(中心)吸引或辐射影响的腹地或称之为域面,是城市旅游各种活动的地域依托。[35]


简言之,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实为节点(junctionpoint)、通道(path)和域面(domain)的要素集合。

2.1 节点要素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中的节点要素,一般是旅游活动最密集、最活跃的地方。节点以其自身的功能在各个方向上构成一个空间吸引域,即节点区域。对于苏州来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中已经形成的一级节点要素即为城市中的私家园林,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这些私家园林指的是1997年因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评审标准(Ⅰ)(Ⅱ)(Ⅲ)(Ⅳ)(Ⅴ)项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已经形成的二级节点要素为古城区的虎丘游览区、寒山寺风景名胜区、观前游憩商业区、石路游憩商业区和新区的苏州乐园区域;正在形成的节点要素的还有工业园区的金鸡湖区域。在这些节点要素中,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3,6]一级节点要素一直是苏州发展旅游的品牌,它们在产生“集聚效应”的同时,亦引发了“淡化效应”。集聚效应的产生带来了大量的游人以及随之而形成的一批旅游服务接待设施;而淡化效应则是指大多游人在游览完这些私家园林之后,就离开了苏州,苏州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是几座精巧绝伦的园子,城市的印象则极为模糊。因此,苏州城市旅游的发展在有赖于一级节点要素的基础上,如何使所有级别的节点要素形成合力、突出综合优势,就需要一个合理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效引导。换句话讲,合理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是苏州城市旅游实现“拓展园林旅游、突出古城旅游、并带动新城旅游”的关键。

2.2 通道要素作为城市旅游空间实体中的通道要素,是指在城市地域空间上具有确定线段的旅游交通线路。在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中,通道要素不仅具备重要的联系功能,同时也会因自身特点的不断培育而起到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作用。苏州最值得关注的通道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联系“一体两翼”①的城市轴线通道,另一个即是苏州古城的水系通道。可以说,这两个通道要素是整个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灵魂。对于苏州来讲,富有特色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塑造必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2.3 域面要素域面是节点和通道要素赖以存在的空间基础,具有确定的空间范围。域面作为各种旅游活动的场所,其空间范围和内部要素的密集程度等都会随它们与节点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状态而变化。域面上若出现新的节点,则其发展实力就会增强。对于苏州来讲,古城区由于节点要素的高度密集而使这个空间范围内的域面实力最强,“以古城为中心”的城市旅游发展概念清晰可见。同时,由于新区和工业园区中的二级节点要素的培育以及通道要素的联系亦延展了城市旅游的域面范围。由此,苏州城市旅游的域面即形成了以古城为核心和以新区和工业园区为次核心的空间格局。


3 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整合


苏州城市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反映苏州城市生活浪漫和多姿多彩的情调、折射苏州城市管理系统有序规范的精致生活的城市理念;

二是作为苏州传统特色的代表景观和浓缩自然风貌、折射人文精神、写照生活情趣的小桥流水视觉景观;

三是体现为住宅庭园化、环保生态化的国际规范人居环境[37]。如何有效地展示这三个方面的场所精神(senseofplace),是进行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整合的基本要求。根据以上分析,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整合一方面要通过城市轴线通道进行整合,以实现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完整性;二是要通过古城水系通道进行整合,以实现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核心的独特性。

3.1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整体整合合理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是苏州城市旅游实现“拓展园林旅游、突出古城旅游、并带动新城旅游”的关键。同时,城市旅游空间的生长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相适应的旅游空间发展区位的过程,是一个对区位开拓与占有的过程。城市旅游通过开拓区位,可以较好地引导自身的优化发展。在苏州市区城市发展格局确定为一体两翼的基础上,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正由此生成:以古城区为城市旅游的核心,新区、工业园区为城市旅游的次核心。核心和次核心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区域,相反,次核心应是核心的旅游结构从旅游功能到空间形态的顺理成章的延续,如同一颗树的生长。那么,要实现这种“树”的生长态势,就必须有意识地对苏州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进行整合。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突出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旅游中的作用,“好的城市设计,能在城市的自然形态方面产生一种逻辑和内聚力,一种对赋予城市及其地区以性格的突出特征的尊重”[38]。

②突出旅游产品在城市旅游中的作用。旅游在空间上表现为旅游者的空间流动,合理的城市旅游产品规划会有效地引导旅游流,起到整合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旅游价值。

同时,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整体整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在苏州新区、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融入这样的设计理念: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与人文色彩的城市空间,使新区城市景观人情化,促进新旧城市景观的对话与共生,建立起城市新区与古城本身有机的联系。这是为市民和旅游者认同的关键。

②城市旅游空间轴线的强化:西起狮子山、何山之间,沿干将路西路、中路、东路延伸到金鸡湖边。空间轴线中的建筑形态与环境设计的宗旨是加强新区与古城之间的延续性。

③加强城市环路建设,疏散交通,弱化干将路轴线的交通功能。改造环城滨水步行道,利用绿化、水体来柔化新旧城区的界面,使新古城市景观在此水乳交融。

④新区、园区的开放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即城市的客厅。为了形成开放空间的场所感,所有的开放空间的建筑需在考虑提供不同特色和趣味的同时,保持某种程度的统一性。主要的景观设计元素如植栽、地坪设计及铺面,雕塑、喷泉、街灯等街头小品,须在考虑整体设计架构之下,选择有变化但概念一致的素材,衬托出不同区域的概念。

⑤新区和园区的建筑设计要和现代艺术高度结合。重要的标志性的建筑物如苏州大剧院、苏州图书馆、苏州博物馆、苏州美术馆和音乐厅要通过国际设计竞赛进行招标,最终成为新区和园区的城市象征。

⑥开展“穿越古城新区畅想游”、“市区休闲购物游”。由此,苏州城市旅游的空间格局与巴黎城市旅游的空间格局形成了异曲同工之妙。巴黎从旧城到德方斯新区,沿巴黎著名的中轴线展开,东起罗浮宫,经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巴黎圣母院,西到新区德方斯的新凯旋门,在空间上形成了一种很好的新老城区的结合与呼应关系,形成了世界级的著名旅游区。而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整合后的苏州亦是通过东西轴线展开的新区、古城区和工业园区在空间上形成的有机序列,把苏州的文化发展与历史延续无声地反映了出来。游客从狮子山的苏州乐园走到大运河,走到古城墙、古典园林,到小桥流水人家,再到金鸡湖畔,就象走过了苏州的历史、江南的历史,最终可谓达到了“视通千里,思接千载”的境界。

3.2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核心整合古城作为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核心部分,根据对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分析,它的整合要从通道要素—古城的河道水系入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河道水系的整治,二是古城水上旅游的开发。

3.2.1 古城河道水系的整治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河道水网,它的自然形态作为个性化的肌理形态,正是城市的特色所在,亦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它与自然河流往往又有着根本性的差别,差别在于它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个城市人文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威尼斯水巷有别于塞纳河,塞纳河不同与密西西比,密西西比又异于阿姆斯特丹运河,阿姆斯特丹运河与张继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苏州河又另是两种情调。可以说,我们之所以能领悟到这些城市的不同韵味,就在于河与人、河与当地建筑文化、河与居民风俗习惯等等的互相渗透与水乳交融后所形成的不同自然和人文环境。

苏州自古就是一座著名的水城,自公元前514年建城以来,经过千百年的人工开挖和整治,至唐宋时苏州城内水道体系已相当完备。据刻于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的《平江图》测算,当时城内河道总长约82km。明代城内河道总长比宋代有所增加,是苏州历史上城内水道最长时期。清代,部分河道填塞。清末,城内河道总长约57km。民国时期,又有部分河道填塞。至解放前夕,城内河道总长减至40多km。目前,苏州古城还有35.28km的内城河、17.5km的环城河、2.8km的山塘河和3.6km的上塘河,以及23km的大运河。古城内桥梁163座,其中古桥梁约70座,形成了“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特殊风貌。

时至今日,苏州仍是中国城市中河道最长、桥梁最多的一座水乡城市。有很多人称苏州为“东方威尼斯”,殊不知苏州和威尼斯建城有近千年之差,在天才的达芬奇(1452-1519)构思威尼斯这座水网城市之时,苏州百姓已经在其水网城市中生活近两千年了[39]。苏州的河道水系与城市格局、市容环境紧密相关,它不仅是市民生活的依托,亦是苏州的气脉、苏州历史文化传统的联系纽带。它已经完全融入了城市,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精神的血与肉。然而孕育了苏州古城生命的河道水系,目前状况却不容乐观。首先河水的水质堪忧。内城河河水达不到景观用水(四类水)标准,水体遭受一定的有机污染,局部河水发黑发臭现象时有发生;外城河的水质也时好时坏。历史上“双棋盘”格局(水路、陆路并行的状况)至今轮廓虽有,但已残缺不全。符合水上景观要素的“小桥、流水、人家”风貌已不多见,一些河道沿河景观失去观赏价值。苏州古城内的“三横四直”的水系亦残缺不全。现第一直河(从中市河到盘门水城门)、第三直河(主要是临顿河)、第四直河(平江河)与三条横河的水系尚通,而第二直河已废,仅存长城电扇厂处约1km河段。桥梁和驳岸方面。个别河道的驳岸由原来的花岗石改为水泥砌,且留有坡度,失去市河风格,象个灌溉渠;个别桥梁经改建,桥身太低,行船高度受到限制。可以说,河道水系的治理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以及发展旅游事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核心整合必须从这里迈出第一步。只有完成河道水系的整治工作,苏州古城才会真正重放水乡名城的异彩。苏州河道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应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形象定位,规划设计的理念应注重文化特色,给人以亲切温厚平易近人的感觉,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建设的热潮,形成全民监督、全民保护的机制,使这项工作持久一贯地坚持下去。

3.2.2 古城水上旅游的开发苏州古城水上旅游的开发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组织游人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活化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核心部分,使古城的水乡风情充分展现在游人面前。苏州古城水上游始于1992年,有三条路线:一条是平江河专线游,一条是火车站到虎丘专线游,还有一条是火车站到寒山寺专线游。但由于水环境污染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平江河专线游在运营1年以后便被迫停运,另两条线路虽保持至今,但可谓举步维艰,惨淡经营。古城水上游的开发,总的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把现有唯一能代表苏州水上旅游特色的两条线路做好;第二步,待水环境治理完成后,把古城内以平江河为主的一些可做的河道开起来;第三步,把环城河两岸以及运河两岸的景观规划建设好,争取把这条两条河面开阔的河道做成苏州古城未来水上旅游的黄金水道。具体包括:

(1)成立水上旅游公司,实行投资多元化,管理统一化。水上巴士的设计要和古城水乡、小桥流水的风韵相协调,同时应采用电瓶作为动力,减少水污染和声污染。

(2)进一步深化“火车站—虎丘”和“火车站—寒山寺”这两条专线游的开发。在吊桥附近建一水陆码头,不仅可使两线的游客在此换乘,而且可以直接由水路至石路游憩商业区。

(3)以平江河沿线为重点,摸清内城河道旅游资源,制定分期开发的规划。首先开发平江河及其附近支流区域。此区域内分布有拙政园、狮子林、耦园、东园及动物园、戏曲博物馆及较完整的民居、古桥等景观,水道畅通,只要拆除东园一处坝,即可通船。

(4)再开发叶家弄至盛家带。此处沿岸的路河景观比较协调,古城风情浓郁,分布有双塔、定慧寺。还有桃花坞河与东、西中市河交汇地区,此区水系基本完整,分布有五峰园、艺圃、太伯庙、唐寅祠和唐寅故居等,民居、桥梁保存较好。

(5)最后是十全河区域,这里有网师园及几家涉外宾馆,基本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

(6)加紧实施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划,搞好环城河两岸景观的整治。考虑打通环城河外侧沿河道路,主要是从相门到娄门约3.5km的路段。按规划对有碍观瞻的沿河建筑有计划地分批搬迁,认真搞好环城河内外两侧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早日实现苏州旅游黄金水道的规划设想。

(7)逐步实施运河两岸的景观整治工作。按照规划把从铁铃关到横塘驿站运河段的两岸建筑有计划地分批分期进行整治、修缮或搬迁,搞好两岸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深度开发沿运河两岸的一些景点和景区,丰富提升运河游的品位,使这条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河道成为苏州古城又一个重要的旅游线路。

(8)理顺体制,形成合力,确立高效的旅游管理机制。市政府应首先解决河道管理体制上的多头和交叉问题,定期举行会议,协调解决诸如修建码头的资金筹措和土地划拨、河道保洁等综合性全局性的问题;内城河道所有的泵站、闸口、暗渠及水域的管理,可交一固定部门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并核拨足额经费;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要紧密结合,在城区规划、街坊改造、土地置换等方面请旅游部门参与研究,充分吸收合理意见,使古城水上旅游景观得以充分挖掘。总之,古城河道水系的整治和水上旅游的开发将是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整合中最为关键的举措之一。

4 结论


通过对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分析,对整合其旅游空间结构提出了整体整合和核心整合两种途径。整体整合为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中古城区和新区在发展城市旅游的相互关系上提供了一条途径,而核心整合则针对作为城市旅游的核心区“古城区”的自身旅游发展提供了一条途径。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整合最终以实现苏州城市旅游“拓展园林旅游、突出古城旅游、并带动新城旅游”的空间格局,并完整地体现苏州城市的基本精神为目标。


参考文献:

[1] 柴彦威.中国城市居民休息日的时间利用特征与活动时空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A].载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吴必虎、柴彦威),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C].海洋出版社,1998,17-22.

[2] 龚华,柴彦威,刘志林.深圳市民工作日生活活动时空结构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0,15(6):60-66.

[3] 李峥嵘,柴彦威.大连市民通勤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0,15(6):67-72,59.

[4] 吴承照.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5] 刘方.文化游憩广场:作为一种积极的城市空间[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论文(导师孙凤岐),1996.

[6] 戴小文.论城市视觉环境控制规划[D].东南大学硕士论文(导师夏祖华),1990.

[7] 黄蕾.城市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论文(导师郑光中),1993.

[8] 刘滨谊.景观环境视觉质量评估[J].城市规划汇刊,1990,(4):24-29.

[9] 王晓燕.城市夜景观及夜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哈尔滨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论文(导师郭恩章),1998.

[10] 王佐,高亦兰.一种新形式的人文景观旅游开发—城市历史地段的旅游规划与环境整治[J].规划师.1999,15(1):57—62.

[11] 涂金花.东湖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硕士论文(导师金伯欣、徐樵利),1996.

[12] 李颖.长春西郊郊野公园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论文(导师白光润),1993.

[13] 刘家明.1999.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论文,导师陈传康、王恩涌、郭来喜.

[14] 李蕾蕾.从景观生态学构建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操作模式[J].人文地理.1996,11(2):8-11.

[15] 彭华,钟韵.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思考:浅谈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J].旅游学刊,1999,14(2):21-25.

[16] 杨新军.城市旅游开发的阶段性转移与旅游持续发展[A].载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吴必虎、柴彦威),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131-135.

[17] 戴光全.基于FFII的城市旅游景观塑造:伊春市案例[J].热带地理,2001,21(3):251-256.

[18] 楼嘉军.试论资源配置对上海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A].载保继刚,潘兴连,杰弗里沃尔主编,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0.

[19] 张捷,甘萌雨,张洪等.城市旅游业非物质开发的初步研究[A].载保继刚,潘兴连,杰弗里沃尔主编,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91-97.

[20] 保继刚,古诗韵.城市RBD初步研究[J].规划师,1998,(4):59-65.

[21] 张晓建,城市商务中心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论文(导师方咸孚),1994.

[22]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33-344.

[23] Mitchell,L.S.Anevaluationofcentralplacetheoryinarecreationcontext:ThecaseofColumbia,SouthCarolina.TheSoutheasternGe ographer[J],1968(8):47-53.

[24] Mitchell,L.S.andLovingood,P.E.Jr.Publicurbanrecreation:Aninvestigationofspatialrelationships[J],JournalofLeisureRe search,1976.8(1):6-20.

[25] Gunn,C.A.TourismPlanning:BasicsConcepts,Cases[M](ThirdEdition),Washington,DC:taylor&Francis.1988.

[26] Inskeep,E.TourismPlanning:AnIntegratedandSustainableDevel opmentApproach[M].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1991.

[27] Pearce,D.TourismToday:AGeographicalAnalysis[M](Secondedition).Essex:LongmanScientific&Technical.1995.

[28] Pearce,D.TouristDevelopment[M](SecondEdition)Essex:Long manScientific&Technical,1992.

[29] 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9,14(2):15-20.

[30] 秦学.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归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1,16(2):73-78.

[31] 田银生,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22.

[32] 李玉轩.中心城市旅游功能的完整性原则—山西太原市与晋中108经济走廊旅游功能互补机理分析[A].载保继刚,潘兴连,杰弗里沃尔主编,《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2-137.

[33] 杨重光.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设计和树立城市形象[A].见仇保兴,地区形象建设理论与实践[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7-22.

[34] FriedmanJandWeaverC.TerritoryandFunction.Theevolutionofregionalplanning[M].London:EdwardArnold,1979.

[35] 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0-44.[36] UNESCO.ConventionConcerningtheProtectionoftheWorldCulturalandNaturalHeritage[M],1972.

[37] 居易.追求卓越—苏州跨世纪城市形象设计概论[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2000,2(3):37-41.

[38] K.Lynch.ATheoryofGoodCityForm[M].MITPress,1981.

[39] 俞绳方.论古代苏州的城市规划思想[J].建筑师.1998,(82)6:58—59.

ANANALYSISONTHESPATIALSTRUCTUREWITHTHEURBANTOURISMINWORLDHERITAGEDESTINATIONSUZHOUCITYTAOWei,DAIGuang-quan,WUXia(CenterforTourismPlanningandResearch,Zhongsha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Guangdong,China)Abstract:Asoneoffamoushistory-culturecitiesinChina,thedevelopmentofthespatialstructurewiththeurbantourisminSuzhouCityistypical.Mostimportantofall,SuzhouCityholdsWorldHeritageofSuzhouClassicGarden,whichcausesthespa tialstructurewiththeurbantourismtopresentspecialprinciples.Inordertodiscusstheprinciples,thispaperfirstlyanalysesitsjunctionpoint,path&domainfactorconstitutingtheurbantourismspatialstructureinSuzhouCity,thengivestwowaystointe grateSuzhou’sspacewithurbantourismstructure:initsentiretyandarounditscentraldistricts.Keywords:urbantourism;spatialintegration;Suzhoucity v

 
欢迎访问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网站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
联系电话:(0833)2276387  邮箱:sjyc@lsnu.edu.cn  网址:www.lswhr.com     蜀ICP备05022232号-3
本站的部分资料收集自网上,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
建议使用火狐浏览器或者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