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是世界上海拔第二高的首都,也是离赤道最近的首都,但这两个响亮的头衔在下面这个称呼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最早”的世界遗产。
基多洒落在植被覆盖的安第斯山谷里,与周围的高山完美结合在一起,白天看群山环绕,晚上看点点灯光,是一个只看一眼就不会忘掉的城市。基多面积324平方公里,大约等于无锡市区面积,人口224万,与扬州市区人口相当,平均海拔2850米,每天的平均气温基本都在13℃左右,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基多地区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居住。这块土地几易其主,在15世纪时被印加帝国所统治。1534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基多,开始在此建城和定居。今天的基多分为老城和新城。老城位于基多城南部,建筑多数是殖民
时代留下的,主要有教堂、商铺、餐馆、博物馆以及总统府和其他政府部门。新城位于基多城北部,从上世纪20年代才开始逐渐繁荣起来,新城里一般是酒吧、旅馆、银行、中高档住宅和各国使馆。
基多老城的西班牙殖民时代建筑群和整个城市的格局一直受到了较好的保护,这使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9月8日第一批世界遗产评定时就将基多老城评为世界遗产。所以基多老城也被称为是“最早”的世界遗产,这个“最早”不是指它的历史年代最久远,而是指它被评得最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评价基多老城:“基多老城是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的和谐独一无二的结合,融合了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和印第安美学精华,是一件出类拔萃的孤品。”
基多老城里现有130多座纪念性历史建筑,还有5000多所房屋被登记为市一级的文物建筑。受殖民文化影响,老城里多数古建筑都与天主教相关,比较著名的有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耶稣会教堂、圣多明戈教堂等。
在独立广场东南侧约100米的耶稣会教堂最让人叹为观止,该教堂始建于1605年,1765年完工,是南美洲巴洛克建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教堂里面大量使用金箔,“金碧辉煌”“叹为观止”这两个词用在耶稣会教堂上再贴切不过。
始建于1884年的国家誓言大教堂是一座宏伟的哥特式建筑,不仅是一处必看的景点和俯瞰基多城的最佳观景台,也是基多市的一个分水岭,一般认为,教堂以北是新城,以南则是老城。
在基多老城几乎任何地方,向南仰头看,都可以看到一个比周围土地高出200多米的小山包,当地人称之为“小面包山”。小面包山对于基多老城而言就是一个具有画龙点睛之妙的天然装饰,好似是“上帝之手”运用了 中国园林艺术的“借景”手法,将小面包山放在那里一样。1976年,小面包山顶添置了一座高41米的基多圣母塑像,不仅为小面包山增色不少,也为基多老城增添了一丝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