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工作部署和《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今年9月,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旅游报社承办“2023福建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征集遴选宣传活动”。自活动正式启动以来,由各地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推荐,共征集到42个候选案例。经组织文化和旅游领域专家、学者独立初评、集中评审和会议研究,最终评选出10个优秀案例并对外公布,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助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10个优秀案例包括:“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非遗+旅游’加出旅游新空间”“寻味沙县:小吃技艺非遗研学游”“厦门:弘扬保生慈济文化 非遗旅游双向赋能”“泉州提线木偶戏:古艺新姿活傀儡”“周宁鲤鱼溪:护鱼文化与旅游融合尽显景区魅力”“平潭台湾小镇:共筑两岸非遗情缘”“福州上下杭景区:非遗焕新发展谱新篇”“武夷香江茗苑茶文化观光园:茶与文旅的完美结合”“漳州云霄:‘非遗+旅游’ 活态传承焕发新活力”“武平兴贤坊:千年传雅韵 一街汇古今”。
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非遗+旅游”加出旅游新空间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是莆田古城风貌格局的历史空间载体,基本保存了宋代以来的街巷格局。近年来,街区通过保护与修缮,彰显城市文脉、传承历史文化,同时植入功能业态,重塑街区活力,活化利用非遗资源。通过以用促保,规划利用修缮后的莆田传统风貌建筑,引进莆田非遗项目,打造非遗场馆,导入文创、研学、演艺等新业态。通过将展演活动常态化、非遗店铺一体化、主题活动特色化、非遗展示展销品牌化,让非遗为街区添彩,为旅游助力,街区已成为莆田市文化和旅游新地标。
三明寻味沙县:小吃技艺非遗研学游
三明市沙县区是小吃文化名城,在历经千年的中原食俗与当地节俗的融合传承中,衍生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沙县小吃”文化,被称为华夏饮食习俗的“活化石”。2021年,“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沙县打造沙县小吃民俗风情馆、沙县小吃科技馆等,采用移步换景观光互动体验、裸眼3D及AR互动展示等方式,让研学体验更加多元。同时,推动非遗与研学深度融合,打造了小吃产业园、沙县小吃文化馆和俞邦村等研学参访点,推出以沙县小吃文化为主的研学线路,让研学者感受沙县人“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精神。
厦门海沧:弘扬保生慈济文化 非遗旅游双向赋能
海沧青礁慈济祖宫,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系厦门市最大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和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被誉为“闽台慈济第一宫”。2008年,保生大帝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弘扬吴真人慈怀济世的精神,青礁慈济祖宫景区积极开展文物保护,传承推广保生慈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并深入挖掘海沧保生大帝信俗内涵,举办了十六届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非遗旅游双向赋能,让保生大帝信俗文化得到广泛弘扬和传承,不断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情谊和福祉。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艺新姿活傀儡
泉州提线木偶戏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和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剧之一,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泉州市木偶剧团建团70多年来,创演一大批优秀剧目,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及国际艺术节大奖。现在,剧团每周在剧院正常表演有6场至18场不等,如遇春节、元宵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每天加至6场。预计2023年剧团在剧场演出有380场,观众人数达20万人次,全年门票收入突破千万元。剧团还300余次出访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获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人民友谊贡献奖”。
宁德周宁鲤鱼溪:护鱼文化与旅游融合尽显景区魅力
周宁县浦源村鲤鱼溪拥有800多年历史,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近年来,周宁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保存鲤乡历史风貌,挖掘鱼祭礼俗、护鱼武术等资源,常态化开展鱼祭礼俗展演,推动护鱼习俗活态传承,留住“人鱼情笃一水间”的美好记忆。同时,深挖鲤鱼文化内涵,实施鲤鱼溪生态水系建设工程、明清古街修复工程等“四个一批”项目40个,布设鲤鱼文化非遗馆、博物馆、鲤鱼溪孝道馆、书画院等场馆,引入黄浦“北路戏”“方言评书”等非遗技艺,以及高山云雾茶炭培工艺、花园茶画工艺展示等内容,打响“周宁有鲤”品牌。
平潭台湾小镇:共筑两岸非遗情缘
福建平潭台湾小镇(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自贸区“十大功能性平台”、省级台青就业创业基地,是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建设的文旅项目。近年来,平潭台湾小镇以“文化+旅游+商业”综合商城为总体发展目标,打造的文旅板块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在整个园区面积中占比62.5%。小镇主要有展陈展示、两岸文创、闽台非遗、娱乐体验、旅游餐饮五大板块,因地制宜地建设独具岚台特色的非遗展示馆、传承体验中心、传统文化工坊、传统美食小店,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底蕴。目前,小镇签约入驻企业198家,成为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两岸共同家园建设的重要载体。
福州上下杭景区:非遗焕新发展谱新篇
上下杭景区位于福州传统城市中轴线上,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商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素有“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之美称。近年来,通过保护开发,上下杭景区拥有非遗场所17处(商业15家、文保2家),主要业态包含了茉莉花茶、漆器、佾舞、福州伬艺等福州市知名非遗代表性项目,同时持续培育打造独立市集品牌“杭肆云集”,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文旅活动,培育“非遗+”文创IP,打造“非遗+”游学品牌,将上下杭打造成为集非遗美食、文创、研学、沉浸式体验、网红打卡等多业态于一体的非遗历史文化街区。
南平武夷香江茗苑茶文化观光园:茶与文旅的完美结合
武夷香江茗苑茶文化观光园是由南平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投资3亿多元,精心打造的融茶科技推广、茶文化宣传、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体验为一体的茶文化观光园。该园区分为武夷茶文化宣传教育区、传统手工制茶体验区、斗茶品茗休闲区、商业购物四大功能片区,主要展示武夷山悠久的茶文化、推介武夷岩茶,演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观光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五星级茶馆、福建省养生旅游休闲基地、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福建省首批观光工厂,入选“2019年度全国茶旅十大金牌线路”“2019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
漳州云霄:“非遗+旅游” 活态传承焕发新活力
福建省云霄县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近年来,云霄县文化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和丰富全县非遗“活态”传承,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梳理,并将传统非遗项目与现代艺术交汇,每年开展近30场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积极推动非遗创新性发展,增强旅游吸引力,让更多游客感受当地的特色文化、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助力云霄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龙岩武平兴贤坊:千年传雅韵一街汇古今
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位于龙岩市武平县城中心区域,区域总面积218亩,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总体布局为“一核两翼、三街九巷”,以“呈现五谷丰登,留住美丽乡愁,打造文化会客厅”为主题,融入武平“历史源流、崇文传统、民俗风情”文化内涵,打造了武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闽西汉剧展演馆、武平石家拳传习体验所、客家匾额博物馆、非遗小吃一条街等,让游客全方位感受武平非遗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今,兴贤坊已成为“看非遗项目,品非遗美食,就到武平新贤坊”新旅游目的地,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争相前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