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报(记者王征) 从500年的皇宫到80年的博物院,在百年大修的气氛中,故宫博物院将在10月10日迎来80岁华诞,这个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历时近一年的一系列热烈的庆祝活动中,10月10日故宫古书画研究中心与古陶瓷研究中心的成立,无疑将掀起活动的高潮。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故宫的学术研究有什么意义,这座中国最大的博物馆的学术发展将怎样迈出新的步伐,就这些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
记者:郑院长,您来到故宫后提出“故宫学”的概念。请您谈谈什么是“故宫学”,提出“故宫学”对于故宫博物院的学术发展有什么意义?
郑欣淼:“故宫学”是我在2003年10月南京博物院成立70周年举办的馆长论坛上正式对外提出的。
要确立一门学科,首先应明确它的内涵,弄清它的研究领域。故宫学的研究对象是故宫。我们说的“故宫”有2方面含义:一是紫禁城古建筑(故宫),二是故宫博物院,二者密不可分。故宫学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6个方面:
一是紫禁城宫殿建筑群。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
二是文物典籍。清宫收藏,承袭自宋、元、明三朝宫廷遗产,再加上清朝的重视,宫廷内不但汇集了从全国各地进贡来的各种历史文化艺术精品和奇珍异宝,而且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和匠师,创造出新的文化艺术品。到乾隆时期,宫廷收藏之富,超过以往任何时代。故宫博物院现有文物藏品150万件左右,其中85%以上为清宫旧藏,大部分是清宫的各类艺术品收藏。它们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蕴藏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艺术极其丰富的史料。许多艺术精品,都是流传有绪的珍贵传世文物。
明清宫廷的收藏是精心选择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西清古鉴》、《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等书画、青铜器的完整收藏目录,乾隆皇帝鉴赏题款的书画就有不少。朱家先生编了《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一辑“雍正朝”,是了解清宫一些艺术品来龙去脉的第一手材料。
三是宫廷历史文化遗存。宫廷是封建社会国家的核心,政权的中枢。故宫在491年中一直是明清两代国家的政治中心和24位皇帝的居所,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此决策和发生。遗存至今的大量宫廷文物,不仅是研究明清史的重要资料,而且是了解宫廷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
四是明清档案。明清档案与殷墟甲骨、敦煌写卷,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3大发现。故宫博物院一成立,就把档案视为文物。这些档案不仅与宫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而且是了解宫廷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五是清宫典籍。明清两朝皇帝,都很重视典籍的收藏、编刊。故宫图书馆以明清两朝宫廷藏书为基础建成。抗日战争时南迁的珍本、善本共15.7万余册,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现在善本已建账者19万多册,还藏有20多万件(块)武英殿殿本的书版及铜版等。
六是故宫博物院的历史。
从以上6个方面看,故宫学研究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价值和意义。
如何理解故宫学?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把握故宫文化的内涵和定位。故宫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2个朝代皇权的中心所在地,是政治枢纽,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权、皇宫为核心的皇家文化,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宏伟的皇宫建筑,珍贵的皇家收藏,丰富的宫廷遗存,以及大量的宫中所藏档案及图书典籍,是皇家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的载体和象征之一。国运的兴衰、帝王个人的爱好以及典章制度的变化,都可以从皇家文化的嬗递中探求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从这点看,故宫学不是杂乱的、零碎的、毫无关联的,而是有完整的内在体系的一门独立学科。它的重点是与皇家文化有关,而不同于一般的明清史研究,也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史研究或建筑史研究。
我提出“故宫学”就是把这些看成一个文化整体。我认为故宫本身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文化整体。
“故宫学”的提出,已经有了客观的基础,也是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说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80年来的故宫研究,总的来说,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从故宫本身的地位、作用及研究状况看,故宫研究还需要提升、创新、突破。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长远、统一的规划,重点不很明确,一些重要课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研究力量缺乏必要整合,海内外的学术交流还不够广泛,故宫对院外研究者提供必要的服务还做得不够好,等等。因此,有必要提出并加强故宫学的建设,即明确故宫学是一门学科。
80年来的故宫学术研究无疑多属故宫学研究,但尚处于学科发展的自发阶段,现在提出来就成为“自觉”的。前几天我在故宫博物院讲话的时候,引用了鲁迅先生所讲,魏晋时文学从“自发”到“自觉”转变。故宫研究的材料十分丰富,但以前的研究是在不同领域中进行的,故宫学则要求把这些基础研究整合起来,统一起来。这是故宫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要求。提出并确立故宫学,将使故宫学研究进入自觉阶段,从整体上提高研究水平。
记者:故宫博物院在80周年院庆之际成立古书画研究中心和古陶瓷研究中心,请问为什么要成立研究中心,成立研究中心与“故宫学”有什么关系?
郑欣淼:“故宫学”本身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研究故宫不是故宫博物院一家的事,需要各有关方面共同合作。但故宫博物院有它的特殊地位,故宫只有一个,明清宫廷的藏品主要还在故宫,故宫博物院有责任搞好研究,并为社会上专家学者的研究提供方便。
故宫要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总要有个突破点,如果“全面开花”就会没有重点,采取什么形式比较好呢,最后我们决定,从故宫藏品实际、研究力量和研究基础出发,先成立几个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初步定为4个,首先成立古书画、古陶瓷研究中心,以后还要成立古建筑、明清宫廷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古书画、古陶瓷研究中心是高层次的国际性学术研究机构,将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合作性课题研究提供学术平台,推动故宫古书画、古陶瓷的学术研究。
故宫的古书画藏品多达15万件左右,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巨作名篇,80年来涌现出几代专家学者,研究成果也很丰富,在社会上有相当影响。故宫所藏瓷器则多达35万件,又有几万件陶瓷标本,陶瓷鉴定研究也是专家辈出,世所瞩目。可以说,全国研究古陶瓷的力量,故宫最为集中。这2个研究中心还聘请了一批国外及港台的专家学者作客座研究员。
古书画、古陶瓷研究中心不是个空架子,随便挂个牌子,聘请几个人。我们经过了长达2年的筹备,章程都是修改了多次,搞得相当细。聘请的都是海内外的顶尖专家。这2个研究中心,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得到了学界的支持。2003年10月,我们开宫廷绘画研讨会时,已明确成立这2个中心。我们曾向台北故宫介绍了这个情况,石守谦院长认为是个好事。我们聘请了他们的研究人员。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对我说,故宫搞这2个研究中心,我们完全支持。这点很重要,不是自己随便挂个牌子,而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是应运而生。
研究中心是搞学术研究的,故宫成立研究中心,表示故宫有这个实力,有这个地位和感召力,可以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服务,也可以为大家研究创造条件;也表示出故宫研究学风的一个大的变化——公开,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发动社会力量来研究。
研究中心将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创造必要的条件。为了确保研究质量,从研究场所、研究设备、文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术成果的出版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章程和办法。
古书画、古陶瓷中心有固定的场所——延禧宫,有相应的设备。古陶瓷研究中心花了1300万元,配备了一些先进的检测仪器。还从故宫所藏几万片瓷片中选了一些作永久性陈列。专家学者要研究中国陶瓷,这140多个窑址的标准器都在这里摆着。现在在陟山门那里,正在花2000多万元进行维修,其中的一些场所将为客座研究员使用。
下一步就是要考虑研究的重点,要搞长远发展的重大的课题。研究中心集中了国内外一批最优秀的人才,一定要有研究重点,有规划。要发挥研究中心的优势,围绕一些重大的课题进行研究。例如宫廷绘画史,已有人出了书,现在故宫也在搞,我相信由研究中心来搞,集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力量,水平肯定会更高的。
搞这2个研究中心也带有实验性质。研究中心不能代替丰富的故宫学的多方面研究,但研究中心的重点突破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对从整体上提高故宫博物院的学术研究水平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2个研究中心聘请海内外专家学者,表明故宫博物院打破封闭的决心和行动。不仅要请中国人研究,也请外国专家学者研究。在学术研究上,我们不能自造屏障,自我封闭,孤芳自赏。
记者:这是不是说明故宫学术研究的思路、方法会有一些变化?
郑欣淼:对,我们要拓展故宫学术研究的领域,思路要开阔,要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我可以再举几个例子:
今年故宫博物院和江西省考古所、景德镇考古所合作,对景德镇市丽阳乡瓷器山古陶瓷遗址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出一座元代窑址,发现了大量原烧状态下的瓷器。张忠培先生是这次考古的顾问,我也专门去看了窑址。20世纪50年代陈万里先生调查了全国数百处窑址,是调查性质的。这次是故宫在古陶瓷方面的首次严格意义的考古,意义很大。已有重要成果,江西将作为重点的考古遗址来保护。
7月,故宫和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进行了“康巴地区民族考古综合考察”。院领导也去了。故宫的藏传佛教资料相当多,在国内仅次于西藏,占北京地区一半以上,有10几处佛堂,有数万件法器、造像、唐卡、壁画等等。这次调查,从四川甘孜地区一直到青海玉树县,历时15天,考察了10多座重要寺庙,对甘孜乃至整个西藏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有了全新的认识,收获相当大。
这两件事是在院学术委员会上我主持确定的。前不久学术委员会开会,大家听了汇报都很高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同江西、四川的这两个合作项目,其意义绝不限于陶瓷考古和藏传佛教这样很专业的活动。大家知道,景德镇的瓷业与紫禁城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景德镇御窑是专为宫廷设立和从事生产活动的。我们选择景德镇陶瓷考古发掘,是从明清宫廷历史研究、从我院藏品特色及其与原产地的关系着眼,从把学术研究推向更广更深的领域着眼的。与四川合作对康巴藏区的考察也一样。清代治国安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国策是如何妥善处理汉、满、蒙、藏的民族关系,还涉及到国家边疆稳固的问题。对紫禁城里众多的藏传佛教场所及丰富的文物资料的研究,必须放在一个更广大的历史与地域的背景下,才有可能真正深入下去,才有可能挖掘到更本真更本质的价值意义。应当说,我们同江西、四川的合作,是有推进学术研究的战略意义的。
故宫的研究不少与清史有关,8月底,故宫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合作举办了“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暨清史研究国际研讨会”,出席的有100多位国内、国际的清史研究专家学者。
从明年起,故宫将陆续组织有关研究人员到国外一些藏中国书画、陶瓷比较多的博物馆去考察,并到印度、尼泊尔一带考察佛教遗迹。
这些都表明我们在学术研究上的胸怀。学术研究只靠故宫自己是不够的,局限于故宫院子里也是研究不清楚的,要社会来参与,大家来研究,同时要走出去。故宫博物院在建院之初应该说胸怀很大的,起点高,具有开放性、社会性的特点,从北京大学等单位来了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研究是靠社会的力量搞起来的。
现在成立研究中心就要更加有计划、更加细致地这样做,使研究能出更多更大的成果。
记者:国内外博物馆目前尚未建立中国古书画、古陶瓷研究中心,故宫建立研究中心是否意味着故宫有信心成为世界范围内中国文物研究的主要中心?
郑欣淼:以书画来说,故宫有不少书画散佚到海外,国内外一些博物馆都有收藏,但数量有限,而故宫现在有15万件左右书画,门类齐全。故宫是中国历代艺术的宝库,我们感到故宫的研究中心有责任起到一个研究平台的作用,目标就是要为全世界研究中国书画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所认可并积极参与。现在大家对成立研究中心是认可的,世界上研究中国书画的学者,像美国的方闻、高居翰,英国的韦陀,还有台湾、香港的一些著名学者,都高兴地接受了我们的聘请。今后还要用我们的研究成果取得大家的认可。任务还是很艰巨的。我们一定会出成果,做得有声有色。
对2个研究中心的工作我们已做了初步安排。10月10日开幕时,古书画研究中心要召开“《清明上河图》与宋代风俗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古书画研究中心第一个研究的就是《清明上河图》,不少人包括聘请的研究员都写了文章。最近故宫还要举办中国当代书画展,研究中心将召开“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讨会”。故宫是中国历代艺术的宝库,艺术是不会中断的,所以故宫的收藏也要延续。2007年,研究中心将举办一个“《石渠宝笈》著录国际学术研讨会”,列出院藏《石渠宝笈》著录作品目录,出版《故宫藏〈石渠宝笈〉著录书画精品集》,条件成熟时出版《国外藏〈石渠宝笈〉著录书画精品集》。还准备搞一个清宫旧藏书画的资料库,包括国内外从故宫流失出去的,从研究上把资料弄齐。2010年,研究中心将举办“晋唐宋书画摹本国际学术讨论会”。《清明上河图》的摹本国内外就很多,“三希堂”中的“两希”是摹本,专门开一个摹本国际讨论会意义很大。
记者:请问近期故宫在学术研究方面还将有什么重要举措?
郑欣淼:故宫博物院近期加强学术研究的主要举措有:
一是在制定《故宫博物院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和《故宫保护总体规划》中,把建立“故宫学”的学科目标、规划“故宫学”学科框架作为重要内容。制定全面、系统的故宫学术研究计划。
二是重视基础工作,加快“非文物”的整理。从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真正弄清故宫的“家底”。加强故宫基础资料、史料的整理,编辑出版有关故宫文化遗产的志书、实录、编年、记事等。
三是要建立古建筑研究修缮中心和宫廷文化研究中心等。
四是发挥紫禁城学会、中国博物馆学会、宫廷史学会等社会学术团体的作用。重视紫禁城出版社的作用,继续出版好故宫学术文库。
五是根据学科建设需要,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建设高水准的文物研究学者、文物保护专家和博物馆管理专家团队,拥有相关学科带头人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梯次。
六是故宫在北京,“故宫学”在中国,在全世界。要树立开放心态,吸引社会学术力量介入,加强与海内外的合作、交流,通过客座聘任、课题聘任、项目合作等方式,完成一批重大课题。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社会参与故宫的研究,包括故宫的学术、文化整理。对此我们有些重大的举措。
例如故宫藏品的整理,故宫已作出宏大的计划,要将藏品目录向社会公布。外界为什么认为好东西都在台北故宫,因为不知道你有什么。这次在认真清理的基础上,适时编印《故宫文物藏品总目》,向社会公开发行,更好地为各界人士的观赏、研究等不同需要服务。在今年年底就着手藏品目录的出版。同时将出版文物珍品图录《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分类大系》,大致有四五百卷。
在古建筑方面,在这次古建筑维修中,将对每处宫殿编制完整的档案,公开出版,总名为《故宫古建筑实录》大型丛书。其性质是科学报告,是古建维修的真实记录。分为总卷、传统工艺、维修保护三个部分。传统工艺的内容是对古建筑传统工艺和技术,即无形文化资产的搜集、整理、记录。这套档案丛书约50本,2022年完成,将为海内外的故宫古建筑研究提供前所未有的系统翔实的资料。
为迎接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还要集中编辑出版一批基础性、资料性的书籍。有撰写的《紫禁城志》等,有整理的《故宫博物院藏清宫陈设档案》等,有《故宫研究论著索引》、《民国时期故宫出版物总目及篇目索引》,有故宫图书馆《古籍善本特藏书目》系列。此外,一批研究论著也将陆续出版。